学校主页|官方微博|登陆
平台建设
当前位置: 首页>>科学研究>>平台建设>>正文
地理与环境生态试验站简介
2017-04-18 09:37     (点击: )

地理与环境生态实验站简介

一、实验站基本情况

在地理相关学科的发展中,野外观测实验是不可缺少的部分,地理与环境生态实验站同时具有地理相关学科专业的科研、教学的功能。实验站还是贵州省本科教学工程项目:地理与环境生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实验基地。

地理与环境生态实验站于20131月由学校批准设立。位于花溪校区西南角(106°63′E 26°38′N),长度约为600米,平均宽度约为70米。实验站所处区域为高原季风湿润气候,无霜期长,雨量充沛,湿度较大。根据气象站1961—2015年的观测资料,年平均气温为14.95,无霜期平均246天,年均雨量1178毫米。实验站内植被类型丰富,乔木平均胸径为15 cm,平均树高12 m,郁闭度为0.85,为典型的喀斯特次生林。站内土壤类型为石灰土,岩性为上三叠统大冶组灰岩。

实验站平面图

说明: C:\Users\Administrator\Documents\Tencent Files\1938263758\FileRecv\MobileFile\null4d23dfdcdd57281b.jpg

实验站航拍图

二、实验站建设情况

1、建设过程

实验站于20131月获批建设,建设过程中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。先后有中科院刘昌明院士,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朱阿兴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到站指导工作。通过学院师生的不断努力,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建设和维护。从2014年新生开学后,许多学生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,加入了实验站建设工作中。

说明: D:\照片\20170411刘先生到师大\照片20170411\IMG_6227.JPG

中科院刘昌明院士莅临指导实验站建设

说明: D:\照片\20170411刘先生到师大\照片20170411\IMG_6199.JPG

中科院刘昌明院士指导径流小区观测工作

学生参与实验站建设

2、站内设施设备情况

小型气象场,大型人工降雨设备,便携式人工降雨设备,径流小区,林冠降雨截留收集装置,站房一间,水电网络设施以及环山步行道。

3、已开展研究工作

  站内已开展的研究工作有:基本气象要素观测,森林降雨截留分配观测,森林土壤采样,森林植被枯落物采样,土壤水采样,森林水环境采样,土壤及枯落物持水性研究,坡面侵蚀产沙观测,大型人工模拟降雨实验以及野外人工降雨实验

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实验

降雨截留分配观测

森林土壤采样

径流小区坡面侵蚀产沙观测

自动气象站与人工模拟降雨大厅

4、部分学生研究成果

13级地理科学(1)班 郭兴房——便携式模拟人工降雨设备的设计;

14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韦小茶 论文——Water-Holding Characteristics of Litter Under Different Forest Types in Typical Karst Region

14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颜红论文——喀斯特地区典型针叶林的降雨截留分配效应(已在《生态科学》(CSCD核心期刊)发表);

14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马龙生论文——贵州喀斯特阔叶林降雨截留分配特征(已在《水土保持通报》(CSCD核心期刊)发表)

15地理科学罗雅雪论文——喀斯特灌木林枯落物持水特性分析;

 

 四、未来发展方向

1、喀斯特森林土壤观测

2、喀斯特森林水文过程观测

3、坡面侵蚀产沙观测

4、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观测

5、喀斯特森林土壤-植被-大气连续体研究

6、喀斯特地区水热通量观测

7、大型人工模拟降雨实验

8、野外实验相关设备的研发与改进

 

上一条: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简介
已是尾条
关闭窗口